並不是談論燒香拜拜求神占卜,而是在探討修身養性
從填裝香料開始就是一門學問
李老師現在設計的軌道可以燃燒大約四個小時,從他不斷反覆的試驗結果得證的
過多或過少都不好,剛好就好,李老師如是說
而且在填裝時,最忌心浮氣躁
一個不小心香料就被撞個煙消雲散的
每個環節,每個設計
都是李老師寶貴的經驗傳授
小心翼翼的填裝中 |
米粒姊一時技養 |
![]() |
做的有模有樣的 |
![]() |
各式各樣的香爐 |
就是焚香觀煙了
一開始的煙非常絮亂,因為第一次看到的我們興奮的又跑又叫
整個房間的空氣流動就變得非常不穩定
在經過李老師的指導下
我們一個個坐定觀煙
慢慢的
有些煙冉冉沿著上蓋飛上天成一縷白絲
或沉在桌面變為流水瀑布
那景象太迷人了
就好比群峰間的山嵐
也是因為我們的心定了,才能看到如此美妙的煙霧
這就是李老師想要傳達給我們的
並不是要我們去追求那種一公克幾千塊的沉香
或是怎樣雍容華貴的器具
而是希望我們懂得,如何藉著觀煙,尋找心靈的平靜,進而達到那種無我的境界
絮亂不已的煙霧 |
![]() |
最高境界 靜悄悄 |
可以說是臥虎又藏龍呀
每個聽眾都能分享上一段段精采的知識或故事
萬財老師個人秀 |
笑咪咪 |
藏龍 |
意外的小插曲 |
臥虎 |
據說在後山種了很多檀香 |
很棒的心得分享 |
熱烈的互動 |
大合照 |
是不是讓你在搥心肝了呢
沒關係!
我們還有好幾場的免費講座分享
一起來參與我們吧!
參考
講座時間
07.20(三)四季繽紛草木染 馬毓秀
07.22(五)台灣陶瓷生活美學產業-以鶯歌為例 謝易成
07.27(三)木工創作在美感生活的運用-案例分析 黃俊傑
08.14(日)網際網路時代藝術家- 張正成
談靈感搜索與從社群網絡看藝術市場的趨勢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